各部門、各學院:
2023年度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申報工作已經開始,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申報内容
(一)項目類别
1.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項目(以下簡稱重大項目),其中單列面向專職思政課教師和專職輔導員的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重大項目(以下簡稱思政重大項目)。
2.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以下簡稱一般項目),其中單列面向在一線從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員的思想政治工作專題項目(以下簡稱思政專項)。
(二)申報學科範圍
(1)馬克思主義;(2)思想政治教育;(3)哲學;(4)邏輯學;(5)宗教學;(6)語言學;(7)中國文學;(8)外國文學;(9)藝術學;(10)曆史學;(11)考古學;(12)經濟學;(13)管理學;(14)政治學;(15)法學;(16)社會學;(17)民族學與文化學;(18)新聞學與傳播學;(19)圖書館、情報與文獻學;(20)教育學;(21)心理學;(22)體育學;(23)統計學;(24)港澳台問題研究;(25)國際問題研究;(26)交叉學科/綜合研究(按照“靠近優先”原則,備注1個主要學科)。
思政重大項目的學科範圍限選(2)思想政治教育。
(三)研究内容
重大項目、一般項目均不設選題指南,申請人可結合自身學術基礎和研究專長開展研究。
1.重大項目應聚焦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研究闡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圍繞國家和我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大問題與現實需求,加強對教育改革、學科發展具有重要推動作用的基礎理論、學術前沿和文獻資料整理等的研究。
2.一般項目主要圍繞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求、高校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需要開展研究。
3.思政重大項目和思政專項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質量和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為主要研究内容,以闡釋師生關注的社會現象和熱點問題、為師生釋疑解惑為導向,通過深入研究,推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與實踐創新。
(四)研究周期
重大項目研究周期一般為3年,一般項目研究周期一般為2年(計算時間均從立項之日算起。如本年度教育廳9月份公布立項結果,則重大課研究周期為2023年9月至2026年9月;一般項目的研究周期為2023年9月至2025年9月。本項目每年組織1次結題,一般于11月發布結題通知。2022年11月份對2017年立項的項目進行清理,以此類推。)
(五)資助經費來源和額度
1.重大項目由省教育廳給予經費資助,分别于項目批準立項時、通過中期檢查後各撥付批準經費的40%,結項驗收後撥付20%。鼓勵各項目依托高校根據實際情況提供一定比例的經費資助。
2.各項目依托高校按要求落實一般項目的資助經費,我校資助1萬元/項。
二、申報資格
項目申報人須為省内高校在職、在崗的教學科研和管理人員,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質和學術道德,在申報學科領域具有一定的研究基礎,能獨立開展和組織研究工作。各類項目申報人資格的具體要求為:
(一)重大項目申報人年齡不超過60周歲(1963年1月1日後出生),能夠實際承擔項目研究與組織實施工作,具有高級職稱,或已取得博士學位并具有中級職稱。
(二)一般項目申報人年齡不超過50周歲(1973年1月1日後出生),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或中級及以上職稱,為加強對中青年學術骨幹的扶持與培養,一般項目不接受具有正高級職稱的人員申報。
(三)所有項目不得跨類兼報。每個項目隻能有1個申報人,項目申報人同年度隻能申報1個項目,且不能作為課題組成員參與其他項目的申報;課題組成員同年度最多參與2個項目的申報。重大項目的項目組成員(不含項目負責人)不超過5人,一般項目的項目組成員(不含項目負責人)不超過3人。項目組成員均須參加項目研究工作,對研究工作有實際貢獻。
(四)申報思政類項目的思政課教師或輔導員,須在教育部高校思政課教師信息庫或教育部高校輔導員信息系統完成備案。
思政重大項目僅面向專職思政課教師和專職輔導員申報。其中,輔導員申報資格可放寬至取得碩士學位并具有中級職稱,同時應具備4年及以上輔導員工作經曆。
思政專項申報人必須為申報時在一線從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且已滿一年以上的人員,主要包括專職思政課教師、專職輔導員、宣傳和思想政治工作職能部門專職人員、心理健康教育教師。
(五)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申報和立項:
1.在研的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國家自科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項目、省社科基金項目和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負責人不得申報(在立項結果公布前,如申報人新增獲批立項上述各類項目中的任一類,有關高校和項目申報人應主動向省教育廳撤回項目申請)。
2.近2年被作撤項處理的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負責人不得申報。
3.經查實,違反學術道德和科研誠信,存在學術不端行為的人員不得申報。
4.為鼓勵申報更高級别的研究項目,連續2次獲批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的人員暫停1年同層次項目申報資格。
5.對無正當理由,未按要求參加教育部社科年報統計工作的高校,取消本年度所有項目申報資格。
三、申報限額
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實行限額申報,超過限額的申報材料一律不予接收。
(一)重大項目
1.我校限報8項。
2.除上述限額外,我校可申報思政重大專項4項,其中思政課教師限報2項,輔導員限報2項。
(二)一般項目
1.我校限報一般項目25項。
2.除上述限額外,我校限報思政專項15項,其中專職思政課教師和專職輔導員申報的項目數分别不少于30%。
四、申報方式
本年度項目申報采取線下與線上相結合的方式。
(一)重大項目
1.申報人線下填寫《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項目申請書》(見附件1,以下簡稱《重大項目申請書》)和《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課題論證活頁》(見附件2,以下簡稱《活頁》)參加校内遴選。
2.通過校内遴選的項目申報人登錄江蘇省高校基礎科研項目管理系統(https://info.jse.edu.cn/login),參照《系統填報說明》(見附件3)完成線上申報。
3.線下報送材料。系統導出的《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項目申報一覽表》(附件4,加蓋學校公章)、《重大項目申請書》和《活頁》紙質版。
(二)一般項目
提交材料:《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申請書》(附件5,以下簡稱《一般項目申請書》)、《活頁》和《申報一覽表》(附件6,加蓋學校公章)。
(三)有關情況說明
所有項目經批準立項後,項目負責人不需再填報《項目任務書》,經各方蓋章簽字的《申請書》即為項目合同。結項成果要求以《申請書》中填報的預期成果形式和數量為準。預期成果與目标任務将作為項目評審立項的重要依據。項目負責人應結合研究實際,認真制定科學可行、注重質量的目标任務,并在獲批項目後按照《申請書》約定的目标任務開展研究。
五、我校工作安排
(一)重大項目
請以部門、學院為單位,于3月17日前,将《重大項目申請書》(附件1)和《活頁》(附件2)紙質版一式5份、《申報一覽表》(附件3,學院分管領導簽字、學院蓋章)、《承諾書》(附件8)一式1份報送至科技處,科技處将組織專家進行推薦申報評審。
通過學校評審的項目申報人,于3月25日前,登錄江蘇省高校基礎科研項目管理系統(https://info.jse.edu.cn/login),參照《系統填報說明》(附件3)完成線上申報。并将系統導出的《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項目申報一覽表》(附件4)、《重大項目申請書》和《活頁》紙質版各2份報送至科技處。
(二)一般項目、思政項目
請以部門、學院為單位,于3月17日前,将《一般項目申請書》(附件5)、《活頁》(附件2)紙質版一式5份,《申報一覽表》(附件3,學院分管領導簽字、學院蓋章)、《承諾書》一式1份報送至科技處。電子版申報書(Word格式)以“一般項目書+學校+姓名+課題名稱”的形式命名和申報一覽表(Excel格式)發送科技處郵箱,科技處将組織專家進行推薦申報評審。
聯系人:耿莉、張萌萌;
地點:中心校區 行政辦公樓A210辦公室;
聯系電話:83105519(5519)、83105580(5580);
電子信箱:kycsk@xzit.edu.cn。
附件:
1.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項目申請書
2.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課題論證活頁
3.系統填報說明
4.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項目申報一覽表
5.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申請書
6.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申報一覽表
7.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評審情況說明
8.承諾書
科技處
2023年3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