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徐州日報》以“徐州打造農業品牌實現路徑的思考”為題,專訪菠菜信誉评级论坛彭明唱副教授。現全文轉載如下:
報道網站鍊接:http://epaper.cnxz.com.cn/xzrb/html/2022-08/04/node_25.htm
記者:徐州農業品牌現狀,打造農業品牌的意義,有什麼挑戰及打造的必要性?
彭明唱:當前,我國“三農”工作轉入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新階段。實施品牌強農戰略,是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内在要求,是适應消費結構不斷升級、提升農業品牌化競争力的迫切需要。
近年來,徐州市委、市政府以大力實施農業品牌戰略,加快推進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為契機,切實找準服務市民和服務農民的平衡點,開展農業綠色品牌創建行動,不斷提高我市“兩品一标”農産品數量,有效增加綠色農産品供給,保障了市民“舌尖上的安全”的同時也鼓起了農民的“錢袋子”。
此外,徐州在打響農業品牌方面集聚了一定的優勢:農業品牌建設體系初步形成,農産品品種不斷豐富;科學系統的培育使農産品品牌美譽度得到很大提升、農業品牌經濟效益日益顯現;農業品牌認證成果顯著;政府對農業品牌建設扶持力度大,品牌發展後勁足。然而,徐州農産品多而不優、農業品牌效應不明顯等發展瓶頸依然存在。基于此,農業品牌問題如何破?如何才能打造“叫得響”的品牌是我們面對的課題。
從發達國家經驗看,農産品的品牌化發展往往需要三個階段。初級階段追求農産品産量提升,即規模化;中級階段追求農産品質量提升,手段包括主力産品品種培育,以及人工手段控制生産流程,減少成品質量誤差,即标準化;高級階段追求農産品附加值提升,即品牌化。其中,農産品的品牌附加值是區分各發展階段的黃金标準。從發達國家農業品牌化的發展曆史看,主要有以下經驗:一是農業品牌化需要規模集中的經營主體,提升農産品商品化率。二是專注少數優勢品類,有利于生産标準化、高質量的農業産品,進一步提升農産品附加值,例如法國葡萄酒與日本和牛有嚴格的産地、品種分級制。三是成功的農産品商業品牌離不開市場營銷運作,這需要社會資本更多關注農業領域。
記者:立足徐州,打造“叫得響”的農業品牌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發力?
彭明唱:第一,加強農業品牌發展的頂層設計,制定品牌發展規劃。一是通過完善農業品牌思想體系、理論體系和制度體系,引導品牌建設規劃。對農業相關品牌發展進行科學的論證,指導農業相關品牌建設的分類、分層、分區發展規劃。二是在全市各縣域重點打造1個縣域農産品品牌,培育2—3個有一定影響力的農産品品牌。在标準上要堅持特色鮮明、品質優良、市場潛力大的優勢區域和産品,突出特色,立足資源禀賦和産業基礎,做好特色文章,實現差異競争,錯位發展,避免低水平同質化競争,打造成全國知名區域農産品品牌。三是政府在實施農産品品牌建設過程中要給予政策支持和引導,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加大知識産權保護力度。
第二,推進農業品牌發展,必須注重科技協同。近年來,我市農業科技成果不斷增長,現代化農業科技園區也大幅擴張,但科技成果轉化率和園區利用率還是不高(發達國家超過80%)。因此要通過發揮種子種苗在發展現代農業中的基礎和引領作用,大力發展徐州地方特色現代種業。在種業研發方面要緊跟時代,把握市場動态,明晰消費需求。市場需要什麼産品,我們就提供什麼産品,市場需要就是産業發展的源動力。同時,注重開放協同、跨界融合,集聚金融、資本、知識産權等社會資源,聯合推動種業相關重點專項成果“進園入縣”,促進生物、信息、材料等領域新技術新産品與農業融合發展,提升農業品牌質量和效益。
第三,注重标準協同,進一步夯實農業品牌質量。一是推進農業品牌發展,必須注重标準協同。從目前看,我市農業尤其是品牌發展的标準乃至制度還不健全。我們應該特别注重規則的協同,既要搞好國内規則的協同一緻,又要搞好與國際規則的基本接軌,有效消除壁壘,打通全球市場。二是健全農産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要加快鄉鎮農産品質量安全監管站建設,配備專職人員、安排專項經費,充分發揮村級監管員的作用,實現從市到縣(市、區)、到鄉鎮、到村的監管體系全覆蓋。
第四,推進農業産業集群化規模化發展,拓展農業品牌産業鍊。因産業集群的學習效應、技術外溢效應和競争效應,會不斷提高産品的質量,增強地區産業集群裡核心産品的影響,形成農業産業集群品牌,最終實現産品的品牌化、高效化。為此,需從幾方面做好工作:一是政府要加大投入,提高鄉村交通、電力、通信等設施的建設水平,優化産業集群的投資環境;建設和産業集群相關聯的技術服務部門、經濟信息機構,為産業集群的發展提供技術支持和信息支持。二是積極引導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通過品牌經營、資本運作、産業延伸等方式進行聯合重組,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引領和示範作用,打造優質農産品品牌。三是要鼓勵農民專業合作社以法人身份按産業鍊和品牌組建聯合社,着力打造一批品牌農産品經營強社。
第五,充分發揮各建設主體間聯動效應,推進區域農業品牌發展。農産品品牌建設是一項系統性、長期性工程,涉及科技育種、基地建設、倉儲加工、休閑旅遊、市場營銷等,需要發揮品牌建設總體的聯動效應,才能整體提升品牌的競争力。打造農業品牌:一是政府實施宏觀指導,創造良好環境,挖掘全市内外部資源,促進品牌集群發展。二是加強行業協會監管,維護品牌聲譽;創新品牌農産品推介方式,代表行業保護各建設主體利益,發揮橋梁作用。三是區域内各品牌建設主體應當明确職責,建設廣泛合作關系,推進區域農産品品牌發展。四是各類涉農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市場主體,通過品牌注冊、培育、拓展、保護等手段,創建自身品牌,保護知識産權,努力打造以品牌價值為核心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
第六,以市場開拓為導向,構建品牌營銷體系。從發達地區成熟農産品品牌經驗看,渠道、消費市場的擴張,無疑是農産品品牌化的重要基礎。傳統農業品牌模式的矛盾在于,市場波動往往會限制農産品運營主體的規模積累。而通過電商渠道的流量牽引、運營扶持等人為手段能有效擴大市場規模和知名度,使得生産端将獲得穩定的追加投入,品牌化的路徑自然會放大。因此,我市農産品要在與大型批發市場、農企等對接基礎上,積極開拓國際市場。要緊跟營銷渠道變革步伐,線上線下并重發力,大力發展電子商務、直銷配送、社區新零售等新型營銷模式,打造本土網紅,積極探索線上直播,品牌推廣,發揮好電商平台、社交媒體的優勢,走進市場,實現無縫對接。